close

昨天在讀Mali的部落格文章”告別的學習,從現在開始 110420”時,腦中就浮現了一位已在生命禮儀業中服務近30年的朋友的分享,讓我深深感受到尋死與往生的差距。

這位朋友曾經非常感慨的分享了她多年服務中的生命學習與領悟,而其中最令她震撼的便是親眼目睹所謂的往生。朋友說,在這行中最常見的是昏迷不醒僅存最後一口氣的病危者,這些病危者都是因為心中還有牽掛與不能放下心的事,即便手指腳指等末梢神經處都已經呈現發黑的屍狀多天,但仍不願嚥下最後一口氣。 必須直到家屬意識到病危者心中仍掛礙的是何人何事何物,並再三向其保證會完成其心願,這些病危者才願意撒手人寰。相反的,在醫院中也常見到明明已經回天乏術心臟已多次停止跳動的病危者,家屬卻因故要求醫生利用各種儀器藥物與方法維持其最後一口氣,直到家屬同意了才能讓死者真正安息。原來,求活與尋死都不容易,選擇權都不在自己。

而最讓朋友震撼的往生經驗則是一位慢性病患,這位慢性病患需要長期臥床讓家人輪流照護,但其病況卻不危及生命。也就是說,這位慢性病患憂心的,是不知道還要這樣麻煩家人照顧自己多久。其實,篤信佛教的他已不想再眷戀人世與自己的肉身。朋友了解其想法與心願後告訴他,只要真心相信神佛會來接引他升天(或說到光中),心中不斷念著佛號,便能就地往生。朋友說完後便離開,這位病患也真心的這麼做了。40分鐘後,朋友便接到其家屬的電話,告知該位病患已往生。令朋友震撼的是,雖然她篤信佛教教導老實唸佛以往生極樂淨土,但這卻是她第一次親身經歷實證她的信仰。她說,原來一個好好活著的人,真的可以說走就走,原來人真的可以以堅定的信念與意志為自己選擇往生。

原來,這就是尋死與往生的差距。

尋死,像是一種消極的等待著結束此生的態度;而往生,則是積極的將此生的價值延伸,並銜接上永恆的旅程。 尋死和往生的差距,不只是對自己生死意願的選擇權而已,更多的是,直接為自己的生死負責。雖然對外人而言,表象看起來都是肉身死去。是啊!如果自己都沒有讓自己好死的勇氣,又怎麼能要求活著的人具備更大的勇氣,來為自己的好死負責,而且還要面對其他活著的人,以及未來的種種批評與質疑!

生命課題需要學習,隨者恐懼與其他綑綁的消融,隨著明心見性,清晰的了解自己本然的真實,我們便能來到這個超越死生的全然自由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命 好死 活著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